走访红色名村,传承革命精神

发布者:学院网发布时间:2021-07-19浏览次数:10

为探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715日上午,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团委书记曹烨老师带领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赴畲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先后前往周坊村、画桥村、岭西村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


古厝周坊,革命精神代代传

首先,实践队队员来到位于鹰潭市贵溪市周坊镇周坊村的贵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十军指挥部旧址、余江县画桥村革命烈士纪念馆、岭西村夏润珍烈士故居进行参观。在纪念馆内实践队队员看到墙上陈列着一幅幅油画像是在眼前展现着一段段壮烈而沉重的历史过往,留下的刀具兵器像在告知着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红十军指挥部旧址保留着往时的邵氏祠堂样貌,留下的砖瓦木桩见证记录着那些难以忘记的回忆。还有一面十米的墙上密密麻麻都是牺牲烈士的名字,甚至还有不知全名的英雄仅仅留下“江氏”二字,实践队队员们都在墙前久久伫立凝望缅怀着他们,是他们促进了当时农民革命的进一步胜利,为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力量。随后实践队队员踏上长长的阶梯来到烈士纪念碑下,高洁的白鹭环绕盘旋在石碑周围,“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镌刻在山顶的烈士纪念碑上,实践队队员在碑下肃穆致敬。在了解学习周坊村红色文化历史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后,实践队队员何美连、张招娣、吴颖祺来到周坊村与村干部进行访谈,询问村落的基本状况与红色文化宣传发展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奠定现实基础。随后她们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村民的基本意愿,掌握更多的信息。何美连采访到一位村民,他滔滔不绝地说起周坊村党支部对村中基础设施的建设,说道:“我相信,之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红色画桥,烈士精魂永不息

随后,队员们来到鹰潭市余江区画桥镇画桥村,并在村干部李根的讲解下参观了余江县烈士纪念馆,整个场馆内记录了余江县所有的红色历史,当李根如数家珍地说起画桥村的革命烈士们,充满了满满的尊敬。队员们也目光如炬,庄重地注视着革命者的画像。该馆利用现代AR技术将战争场景1:1地还原,让人身临其境,而这段红色伟绩将永存于画桥村的热土上。实践队队员刘文婧、邝展鹏、高睿卿到画桥村开展调研,村干部李根向队员们介绍了画桥村的概况、红色旅游资源建设、党支部建设以及宣传员工作的创新工作等多方面内容。实践队队员在访谈中了解到画桥村的发展现状,以及红色建筑保护手段的创新,感受到当地红色资源开发水平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接着,队员们走家访户,采访了当地的村民们,询问了他们关于画桥村红色文化宣传的落实情况,一位姓汤的老人提到红色文化时,还向服务队队员们介绍了家中的两位烈士祖先,他说:“我们这里可是红色的土地,用鲜血染红的土地,每家每户都有革命祖先,我们这个地方是祖先留下来的财富。”他还表示,画桥村村委都会在清明节和每年的913日组织纪念革命烈士。画桥村始终坚定地传承红色精神,发展红色画桥的乡村振兴理念。


幽深岭西,深藏功名焕荣光

最后,队员们来到在鹰潭市贵溪市文坊镇岭西村的夏润珍烈士故居中,实践队队员邝展鹏、高睿卿、张招娣、蒋苛心了解到夏润珍烈士的革命事迹,学习了以夏润珍精神为代表的红色先烈精神,据岭西村党支部党史信息员介绍,夏润珍故居将被改造为红色文物与党建活动相结合的党史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用鲜血永远染红了党旗,历史的长河不会湮灭他们的踪迹,这里的一切会时刻铭记革命烈士与他们永垂不朽的精神,作为时代新人的实践队队员传承着珍贵的红色文化。另外,实践队队员邝展鹏、高睿卿、蒋苛心、张招娣前往文坊镇党群活动中心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一步调查,根据文坊镇纪委书记的介绍了解到不少的当地红色宣传及宣传员建设的创新特色做法,可见文坊镇岭西村的红色旅游资源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据悉,这三处红色名村的红色文化旅游正在不断完善规划的阶段,正在寻求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与渠道,各级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增强了吸引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样在不断改善中,在乡村振兴的中已经稳步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寻红色足迹 助乡村振兴”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赴畲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此次调研活动中也收获良多,切实践行了实践主题,充分发挥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动能性,传承红色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