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畲乡黄思村落,探乡村教育根本

发布者:学院网发布时间:2021-07-15浏览次数:10


樟坪畲族乡是江西省八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位于贵溪市南部边缘山区,以畲族人口为主。“寻红色足迹 助乡村振兴”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赴畲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响应号召,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以樟坪民族学校为例,调查墇坪畲族乡基础教育现状,重点调研当地村落小学的生源流向情况。本次调研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以适龄儿童的家长为主体,结合当地政府及校领导的意见,于712日在墇坪畲族村及贵溪市黄思村进行调研数据的收集。

712日上午,服务队队员车禄畅心、苏玉莹、王晓晴在樟坪村展开调研,针对乡村学校生源流失问题向村民发放问卷并回收。村民们居住分散,给队员的调研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但队员们仍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地出发了。三名队员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虽然接受采访的群众基础文化水平不高,但在队员们礼貌耐心地为其解释问题后,村民们都认真地填写了调查问卷,对队员们的热情溢于言表。随后她们对村民进行了口头询问,对于将孩子送去县城及以上的地区就读这一问题,兰女士表示:“我们认为城镇学校的师资条件更好,老师不会频繁的更换,之前在村里读书,一年换一位老师,这一点很影响孩子的学习,并且那里的学生数量要比农村学校多得多,孩子在那里念书也更有学习氛围和学习动力。”

调研组队员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了解到,距离樟坪村不远的黄思村出现了同样的生源流失现象,为更加深入地探索生源流失的原因,下午330时,樟坪民族学校的校长驱车带领队员们到山底的黄思村进行访谈和问卷收集。从樟坪民族学校到黄思村,大约二十分钟的车程,路途崎岖陡峭,队员们发现路上没有安装路灯,途中也没有村民居住。

到了山底之后,服务队队员来到了黄思村村委会,请黄思村书记引队员们到村民的家里进行问卷采集和访谈。期间共收集有效问卷26份,包含选择在樟坪民族学校、文坊中学和鹰潭一中就读的学生家长。黄思村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2-3个孩子,孩子总数并不少,但是选择在樟坪民族学校就读的人并不多。在访谈中,家长们说“从山底到山上的樟坪民族学校太不方便了,那个路不好走,冬天的时候路上结冰,很容易发生事故,而且路太陡了我们都不敢走,相比起来到文坊的中学路比较平坦,也更安全。”“村小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一个班级大约才三个学生,孩子们的竞争力太小了,考第三名也是到数第一,这样子孩子们读书都没有动力,还是城里的学校好,学生多。”家长们还说:“村小的师资力量没有县城的学校好,村小的老师基本都是一年一换,而且都是很年轻的老师,没有什么经验。这样子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抓的也不紧。”三位队员在两个小时的走访中收获颇丰,了解了黄思村村民选择将孩子送到县城学校而不送到樟坪民族学校的各方原因。在返回樟坪民族学校的路上,调研组队员向孙校长反馈了收集到的各种樟坪民族学校生源流失的原因,孙校长表示未来对樟坪民族学校生源回流工作的展开有了一定的方向。

在本次墇坪村及黄思村的调研走访过程中,生源流失的问题得到了大同小异的回答。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城镇化的大趋势、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等。经过此次调研,社会实践服务队对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未来也将开展更深入的实践活动,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献出一份力量。(文/图 教育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