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课堂进校园,争做时代好少年

发布者:学院网发布时间:2021-07-15浏览次数:10

为提高乡村教学质量,助力乡村振兴。711日上午,“寻红色足迹 助乡村振兴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赴畲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们为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的孩子们带来了趣味课堂,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硬笔书法在艺术样式上,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它在我国艺林中占有独特地位。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711日上午,服务队队员给畲乡民族学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硬笔书法课。

    课堂开始时,服务队队员杨丽先提问“大家练字都会用什么笔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这个问题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并让孩子们明白了此次课程内容——硬笔书法。接着,杨丽同学向孩子们讲述了王羲之题扇助人的故事。杨丽在黑板上演示了笔画的顺序:抑扬顿挫,再和服务队队员叶景婷一起给孩子们发放硬笔书法纸张,让孩子们试着书写。期间,两位同学在教室内辅导孩子们的书法练习。孩子们经过认真听讲和领悟后都写出了优美的作品,也提高了孩子们对于书法的热爱以及能够写好书法的自信!

    此次书法课让孩子们意识到了练就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将受益终身。相信孩子们在更加深入地接触书法后,能培养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为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字“找规律”,兴趣促成长

    课堂伊始,服务队队员邹圆先教孩子们玩动作接龙的游戏:她先展示动作,拍手两次拍肩两次、拍手两次拍肩两次……进而让孩子们接老师的动作,孩子们通过重复老师的动作,发现该游戏的方式是重复进行相同的动作,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程内容——找规律;随后邹圆同学向孩子们介绍简单图形规律和数字规律,通过三个图形依次排序的习题以及简单数字排列题目等,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随后,邹圆同学给孩子们讲解了杨辉三角——我国古代数学史的伟大成就,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让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我国数学史,也活跃了自己的数学思维。讲解完知识点,服务队队员又布置了拓展习题,让孩子们积极思考并动手写下自己的答案,以此了解孩子们对“找规律”的掌握程度。在最后,邹圆同学对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巩固教学内容,以增强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即使课堂时间有限,也挡不住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本节数学课堂,畬乡孩子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的魅力,也提高了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助力祖国未来发展。

    “We love animals”趣味英语进课堂

    课前,服务队队员蒋岢芯认真备课,将各个动物的英文单词写在卡纸上,并画上相应的简笔画,在课间贴在了黑板上。课程开始时,蒋岢芯同学首先借助小游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带领孩子们仔细回想以前所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单词。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表现出了十二分的热情。接着,通过放映动画视频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看视频的过程中也获得了知识。蒋岢芯同学带领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动物的叫声,让学习英语单词变得简单易懂。在蒋岢芯同学的逐一讲解下,孩子们基本都能够进行正确认读。为了加深孩子们的记忆,蒋岢芯同学开展了“英语萝卜蹲”的趣味小游戏。孩子们一个个自告奋勇上台参与游戏,分别选取了自己喜欢动物的单词卡片,以“I am.He is.”的方式依次轮换进行自我介绍。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收获了快乐,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程的尾声,蒋岢芯播放了一首动物英文歌曲帮助同学们进行知识总结和记忆。伴随着轻快的旋律,本堂英语课在欢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在经过了一天的课程后,孩子们都一定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水平、数学素养、英语知识,对接下来的课程也更加期待。队员们也历练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增进了和孩子们的距离。相信经过为期一周的学习后,队员们和孩子们都能满载而归。(文/图 教育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