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3日上午,“基于超循环生态教育理念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验(第二期)”预备会在江西省教师质量协同创新中心举行,为加深项目学校校长们的实验理解,从而更好的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实验,教育学院副院长、江西省教师质量监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万文涛为前来参会的近60名实验校代表做专题理论报告。
报告中,万文涛对本次实验的理论基础做了详细阐释。首先,万文涛指出,此次项目化教学改革实验已延展至第二期,各合作方应遵从“项目化、工程式”的逻辑推进改革。再者,对“超循环生态教育理念”理论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神经网络运行机制、“素养树”原理、N段•四环•五星理论等。他表示当前教育教学仍然存在“烂尾楼”现象,原因在于课堂、班级、学校等对“超循环”规律认识的缺失,对内外循环机制的违背,此类问题直接指向学生厌学、课堂沉寂、质量低下等表征,为避免本次实验重蹈覆辙,大家需要明晰此次项目化实验合作的目标,共同努力,以达“教学改革项目工程”层层竣工。此外,万文涛对此次实验模式、实验人员配备、实验准备等展开论述,本次实验要求各实验项目学校重视过程研究、教师培训等。
万文涛在报告中强调,以此次项目化教学改革实验的成功前提在于各实验单位的深度合作,是否能深入开展以理论带动实践直接关系到全局成败。通过这次实验来促进江西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已成为共识,此次合作重要且必要。报告结束后,各实验项目学校表示受益颇多,将在会后认真内化理论根基,认真践行,争取合作成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