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红色基因,传承长征精神——江西师大教育学院“红色基因代代传”寻访宣传队赴于都长征出发纪念园

发布者:jyxy发布时间:2017-07-18浏览次数:51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镌刻在在于都中央红军出发纪念碑上的毛泽东语录。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其艰苦卓绝感染着无数中华儿女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前赴后继。从长征中凝练出来的长征精神,让中华民族在面对艰难困苦时不屈不饶、昂首挺立。而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的今朝,缅怀先辈伟绩、激活红色基因、传承长征精神,无疑是吾辈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七月上旬,江西师大教育学院“红色基因代代传”寻访宣讲队的18名队员奔赴中央红军出发纪念园进行学习调研。

于都河畔长征渡,在路途上追寻

静立于都河畔,依依惜别的历史场景历历在目;伫立渡口,红旗猎猎战马嘶鸣的声响浮现耳边。教育学院寻访宣讲队的队员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在长征纪念园内,沿着路上的“红飘带”坚定前行。

图一 纪念碑下的长征足迹 

漫漫长征路,一步一个脚印,虽同路不同时,但此刻的我们与历史同在、与长征精神同在。队员们怀着敬畏之心有序地在长征纪念园参观,这里依然保存着红军长征出发时的点滴记忆。万水千山多坎坷,在那段艰苦奋斗的日子里,无论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险阻,单单长征出发过河岸,红军战士们就反复搭桥、拆桥达15次。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战士们依旧坚持到了最后,他们的信念与血性无不触动着队员们。这段红色足迹永不褪色,在新时代必将一如既往地焕发崭新光芒,给予青年一代心灵的洗礼。

一口锅、军民情,在故事中感悟

陈列在馆内的一口“身上带着枪眼”的行军锅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关于它的故事也让队员们不由心生感叹。

 

图二 馆内珍藏的行军锅

长征时,红军把这口行军锅作为礼物送给了于都当地一位农民。在国民党围剿时,为了保护行军锅不落入敌人手中,这位农民背起锅便向深山里跑,希望能够把这份珍贵的礼物保存下来。不料被路途中的敌军发现,敌人毫不留情地向农民开枪射击,农民被子弹的冲击力所击倒了。但是,让敌军想不到的是,子弹被这口锅挡住了,农民因为这口锅的保护并没有丢失性命。在解放后,农民的后代捐赠出这口珍贵的行军锅,并讲述了这令人惊奇与感动的故事。现在,行军锅已经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当地人民也将这个动人的故事代代相传。

馆内关于长征的记忆还有很多,草鞋、木板、渡船、棉袄等朴素的物件,这些物件也因承载着一段段难以忘却的历史故事而变得不再平凡。寻访宣讲队在追寻这些故事的同时,也致力于讲好红色故事,传承伟大长征精神。

党旗下的见证,在誓言里传承

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路,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为后人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前行,也引领着一代代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到这种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为此在长征出发纪念馆内,教育学院团委曹烨老师带领2017新入党的同学进行了党员宣誓活动。朗朗的宣誓声铿锵有力,表达了党员们郑重的承诺、坚定的信仰和激动而自豪的心情,同时激励着其他成员努力向党组织靠齐,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把植根在红色土壤上的红色血脉传递下去。

图三 新党员进行党员宣誓

         通过本次在于都长征出发纪念园的学习调研,寻访小分队不仅对过往那段红色峥嵘岁月更为熟知,更在感悟与学习中促进自身精神境界的提高。在谈到学习感悟时,一名队员感慨道:“沿着纪念园回顾历史的足迹,听着讲解员诉说当年的故事,仿佛又回到了那救亡图存的年代。我始终牢记着我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同时作为青年学生,定当不辱使命地将这宝贵财富——伟大的长征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