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生活有爱无障——记2012级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南昌市无障碍设施的调查

发布者:学院网发布时间:2014-03-24浏览次数:79

 

无障碍设施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路)、电(楼)梯、平台、房间、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以及其他相关生活的设施。为了解南昌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3月下旬,教育学院2012级特殊教育班的全体学生在特殊教育专业老师赵梅菊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访谈等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南昌市八一广场公交车站启音学校等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于2014年3月23日下午2点在惟义楼4307对调查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

对于南昌市市民对无障碍设施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对无障碍设施并不陌生,大家还是有所了解的。参加访谈的市民中有70%的人曾在马路边医院门口大型商场等场所见过相关设施;只有10%的人说未曾见过无障碍设施,其余10%的人称曾经看见过少数残疾人使用这些设施。在占用问题上,近一半的人表示他们都曾占用过或看见过被占用的无障碍设施,大多为停放自行车摩托车或是用来堆积货物。

对于南昌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根据大家的走访调查结果,南昌市主城区主要道路上基本都设有盲道,在一些大型商场的门口有便于肢体障碍残疾人轮椅出行的坡道,大型商场和景区还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但是无障碍设施中的盲道被占现象非常严重,部分道路盲道存在破损铺设不合理现象,盲道内或紧靠盲道设有井盖、电线杆、路灯杆、消防栓、树木等障碍物,某些盲道形同虚设突然中断盲人走到此处,脚下立刻没有感觉,不知往哪走,这等于给盲人布下“陷阱”。盲道的损坏和被占用现象造成了盲人出行不便,限制了他们的生活空间。

在精彩的报告结束之后,大家针对社会存在的质疑“无障碍设施使用率不高,因此公共场所建设是一种浪费”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是必须的,那些社会弱势群体应当享有与大多数人平等的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权利,而且使用率不高并不表示没有人残疾人使用,而是这些无障碍设施的不合理和损坏导致很多残疾人不敢使用。

最后,大家呼吁,政府和相关单位应该加大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扩大设施建设的范围;公众应该增进对无障碍设施的了解,不损坏和占用无障碍设施。以此为残疾人创建一个安全便利的无障碍生活环境,让残疾人的生活真正有爱无障。(文/毛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