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毕业生把握就业机会、提升就业技能,在就业过程中“乘风破浪”,11月10日晚,我院于洁琼楼408会议室举办研究生“乘风破浪”就业指导系列活动之一——高校辅导员招聘面试能力提升公开课,教育学院党政办主任曹烨老师、研究生辅导员符湧老师、徐静老师、财政金融学院辅导员李观祥老师应邀出席指导。

公开课以模拟面试开始。按照真实环境和流程,两名毕业生化身“考生”,依次进行模拟结构化面试,深度体验高校辅导员招聘考试面试的情境。四位“评委”老师针对“考生”的表现,依次进行点评,并详细讲解了答题思路和技巧。
曹烨老师结合参加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丰富经验,就如何抓住得分点展开了讲解:一是审题要准,抓住题目给出的关键信息;二是立意要高,体现辅导员必备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三是思维要全,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展现过硬的工作能力;四是节奏要好,分配好答题的时间,形成正确的节奏,避免造成硬伤。

作为一名新进辅导员,徐静老师则从考生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经验。她将其概括为“学、思、践、悟”四个方面。重点在于学的部分,笔试和面试要两手抓,在准备笔试的过程中注意积累素材,面试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准备的内容要充分,涵盖的内容要尽可能广,辅导员相关的政策文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等都要进行熟悉。

李观祥老师认为,要根据不同的题型,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比如面对常见题型中的理论实践题,答题步骤可以采用“三段论”方法。第一段“指出处”,即点明题干中的表述出自哪里。第二段“谈方法”,结合题干,运用好辅导员常见的工作手段,准确、具体地回答问题。第三段“作升华”,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认识,利用积累的素材进行总结升华。

符湧老师结合自身担任辅导员招考工作人员以及参加招聘考试的经历,就面试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梳理。他提醒大家辅导员招考节奏紧凑,笔试、面试一起要准备,在进场及面试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心态、规范举止,做到落落大方、礼貌得体,给考官留下好的整体印象。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他还走到台前做起了示范。

在接下来的答疑环节,四位老师还对观众提出的问题耐心地进行解答,现场氛围热烈活跃。活动最后,符湧老师对整场活动进行总结。他说到,在本次公开课中,毕业生同学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体现了大家对于就业的重视,学院将继续尽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推出系列举措,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