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红导师简介

一、基本情况
宋丽红,女,1981年生,江西新干人。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江西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成员。系统讲授《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与数据分析》《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等课程。研究兴趣为教育测试的理论与技术、教育量化研究方法。现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级、校级课题各1项,主参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5项。在国内外相关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合著《教育认知诊断评估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一书。注重国际交流,在2013、2014、2016、 2017年分别受邀赴荷兰、中国香港、美国、瑞士等地参加学术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二、主要学术经历
2016.07-2017.02 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访学
2009.09-2012.06 江西师范大学, 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5.09-2008.06 江西师范大学, 获心理学硕士学位
四、科研项目
(一)科研课题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分数报告方法研究.主持。
2.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教育质量检测中领域分数估计方法改进与应用.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补偿和非补偿机制下测验Q矩阵标定及相关研究.主参。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IRT的认知诊断计量方法研究.主参。
5.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教育诊断性测验的信效度评估方法及其应用.主参。
6.江西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认知诊断测验的信度研究初谈.主参。
7.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认知诊断评估中特征生成技术和分类方法研究.主参。
8.江西省教育厅项目.数学学科监测及数据分析.主参。
9.江西省科技厅项目.基于信息熵的CD-CAT新选题算法研究.主参。
1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认知诊断测验中项目属性验证及其在线辅助标定.参与。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多级评分认知诊断的测验设计、模型开发及施测方法研究. 参与。
12.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文化疏离感对汉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以江西为例.参与。
(二)学术会议
1.2013年7月22-26日参加世界心理计量大会并报告研究成果,阿那姆,荷兰
2.2013年11月1-4日参加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南京,中国。
3.2014年11月19-21日参加亚太教育研究会国际研讨会2014年会并报告研究成果,香港,中国
4.2017年7月17-23日参加世界心理计量大会并作研究报告,苏黎士,瑞士
五、研究成果出版和发表情况
(一)著作
1.合著. 《教育认知诊断评估理论与技术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二)论文
中文论文
2.认知诊断测验的属性分类一致性和分类准确性指标[J]. 心理学探新, 2016, 03:264-269.
3.认知诊断模型下整体和项目拟合指标[J]. 心理学探新, 2016, 01:79-83.
4.基于贝叶斯网的认知诊断模型构建. 心理科学, 2016,04: 783-789.
5.复杂决策规则下MIRT 的分类准确性和分类一致性.心理学报. 2016,12: 1612- 1624.
6.2PLM 下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及其比较. 心理科学,2016,06:1500-1507.
7.基于假设检验的项目相合性指标研究. 心理科学,2015, 06: 1496-1503.
8.R-DINA模型参数估计EM算法准确性检验[J]. 心理学探新, 2012,05:410-413+422.
9.认知诊断模型下整体和项目拟合指标[J]. 心理学探新, 2016, 01:79-83.
10.测验Q矩阵的修正方法及其比较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623-630.
11.DINA模型项目参数偏差对知识状态估计的影响[J]. 考试研究, 2014, 04:26-34.
12.兼顾测验效率和题库使用率的CD-CAT选题策略[J]. 心理科学, 2014,01:212-216.
13.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在认知诊断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 2016,04:777-782.
14.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Q矩阵标定方法[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38-144+170.
15.教育认知诊断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评述[J]. 考试研究, 2014, 05: 29-36+28.
16.认知诊断评估中知识状态估计方法简述[J]. 考试研究, 2012, 03:3-9.
其他论文
17.Attribute-level and pattern-level classification consistency and accuracy indices for cognitive diagnostic assessment[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52(4), 457–476.
18.The revised DINA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 with EM algorith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2012, 6 (9):85-92.
19.Using reversible jump MCMC for cognitive diagnostic model selection. Proceedings - 2012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FSKD 2012,1572-1576.
20.Comparing two classif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attribute hierarchy method and the DINA model.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CECNet 2012 Proceedings,938-941.
21.Hypothesis Testing for Item Consistency Index in Cognitive Diagnosis. In A. L. van der Ark, M. Wiberg, S. A. Culpepper, J. A. Douglas, & W.-C. Wang (Eds.), Quantitative Psycholog: The 81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Psychometric Society (pp. 215-227). New York: Springer.
22.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ised DINA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30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 Cape Town South Africa, 2012.07.22-27.
23.Estimating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Indices for Multidimensional Latent Ability. In R. E. Millsap, L. A. v. d. Ark, D. M. Bolt, W.-C. Wang, J. A. Douglas & M. Wiberg (Eds.), Quantita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The 8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Psychometric Society (pp. 89-103). Switzerland: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4.New item-selection methods for balancing test efficiency against item-bank usage efficiency in CD-CAT. Quantita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 7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Psychometric Society, 2013, 89:13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