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送温暖,情暖金溪开新篇 ——教育—新传暑期“三下乡”首日实践顺利破冰
发布时间: 2019-07-08 浏览次数: 514




江西师范大学精准关爱,情暖金溪教育-新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8日正式开始,三下乡活动进行的第一天,教育学院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78日上午,三下乡实践活动迎来了第一次素质拓展训练,大家带着期许与满满的激情,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这次活动中。此时可爱的孩子们也早早的来到教室等待上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总是来自于双方,志愿者和孩子们相互问候、握手,像是已经认识了许久的挚友一般,完全不感到生疏。待孩子们坐好后,服务队的志愿者也开始进行点名,并将所有的孩子分成四个小队,带领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一下子便带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紧接着,比拼开始了!

其中一个游戏是心心相印传气球。这个游戏看上去很简单,实则考验了队友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凝聚力,大家都争当第一,情绪高涨。孩子们齐心协力,为了队伍的速度与效率分外认真,场面此时此刻是那么温馨、积极,充满了正能量。不过,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相互碰撞,但是孩子们依然会相互扶持和信赖,停下来关切的问一句:你怎么样呀?我们一起吧!在整个拓展活动过程中大家和谐相处,相互帮助。呼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激励着每一个队员的心,吸引着每一个过路人的目光。不论最后输赢如何,孩子们的举动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和赞扬。在这个游戏中,这些留守儿童们学会去打开原本封闭的心门,释放出原本属于他们的青春活力;学会如何克服孤僻心理,建立团队精神,在与他人交往沟通中增强自信心和集体意识。

除此之外,负责学业组的队员还开展了课业辅导活动。针对孩子们的课后作业以及在课堂学习中遗留的难点问题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讲解。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帮助孩子们树立了学习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提高学习竞争力的动力。

下午,负责教学组的队员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手工课,以“百变小纸盘之可爱黏土小章鱼”作为艺术课堂的开篇。在队员的组织下,孩子们有序地就坐,在音乐中开启了手工艺术之旅。课堂上,主讲老师通过展示课件的形式一步一步地教孩子们用轻黏土做小章鱼。孩子们兴致盎然地跟着小老师完成小章鱼的每一步制作过程。他们都挑选了各自喜欢的颜色来创作属于自己的小章鱼。同小组的孩子们都围坐在一起,相互帮助,有说有笑,共同沉浸在手工创作的欢乐当中。孩子们在小老师的指导下还给放置小章鱼的纸盘画上了丰富多彩的图案。

也许他们没有手工技艺,也许他们并没有绘画天赋,但在这堂课上,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许许多多独特的作品。这堂简单的手工课带给了他们一份属于童年的创作的快乐。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是单调的,看着孩子们完成的每一份作品,这些凝聚着陪伴的温暖与创作的欢乐的结晶,是全体实践队队员能给予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手工艺术课堂结束后,来自江西师范大学校党员服务站的队员为孩子们开展了爱国教育。他们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有关当地的红色故事、播放关于解放战争的短片,让孩子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教育——新传暑期“三下乡”教育关爱服务队在孩子们的期待与欢笑声中开启“三下乡”志愿服务之旅。这趟旅程要为当地人带来的不仅是帮助,更是一份关怀。为留守儿童们带来的不仅是欢乐,更是一份温情。大学生要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的价值,用青春力量传递温暖、守护儿童成长,让青春梦想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最动人的色彩。

(文/图 教育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