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3-11-14 浏览次数: 56
关于开展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的通知
【文号:教务字[2013]074号】 【时间:2013年11月13日】

各学院:

根据《江西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常态监控实施方案》,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这一教学核心指标进行评分,请学院将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于下周一(1118)前报实践教学科。材料如下:工作计划及管理规定、选题指南(含备选题目表)、指导教师一览表、选题分析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答辩方案、毕业设计(论文)一览表、工作总结报告、未参与答辩学生说明材料、质量支撑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应用情况)、过程管理手册、毕业设计(论文)。除过程管理手册、毕业设计(论文)外,其余材料请同时提交电子稿。

学校将于下周二(1119)聘请专家查看报送材料,结合盲审、选题来源、选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应用等情况,对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视、选题情况、规范程度及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2013年11月13

 

附件:材料说明

 

 

 

附件:

 

材料说明

 

1.工作计划及管理规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及管理规定必须阐明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教学目的,符合专业需求的选题原则,体现专业特点的质量标准、评分标准,以及本学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时间。

    2.选题指南(含备选题目表)。包含指导教师的专业领域、个人基本资料,以及备选题目的编号、选题性质、知识领域等信息,用于指导学生了解教师和选题,便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题。教研室对教师提供的选题及历届选题进行更新、论证,确定本学年度的备选题,并进行编号,汇总形成备选题目表。

3.指导教师一览表。将本届实际参与指导的指导教师情况汇总,包含序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是否外聘、备注等信息。

4.选题分析报告。分专业撰写选题分析报告,这部分内容可放到工作总结报告中。选题分析报告尽量采用数据和实例来说明,应包含选题来源、选题性质、选题难度、受训情况、选题经验及不足之处等内容。选题来源应说明选题产生的途径。选题性质应说明专业方向、分类(基础理论型研究及应用开发型研究)等分布情况,来源于教师科研或教学研究课题、来自学生自身前期成果、来自于实际问题等背景的选题数及比例,并附录选题背景一览表。选题难度应说明选题难易程度如何,并对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受训情况是指整个专业的选题预期能在哪些方面使学生得到综合训练,并估计能达到培养目标的程度。

5.中期检查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学院应开展中期检查,做好自查记录及自查报告。

6.答辩方案。学院在答辩前按专业制定详细的答辩方案。答辩方案内容包括: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准备工作、答辩程序及要求、学生分组表等。

7.毕业设计(论文)一览表。含序号、学号、姓名、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成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等信息。

8.工作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实际难度是否合适、选题的实际工作量大小、学生真正受到的综合训练程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答辩总结、毕业论文是否达到了教学计划的预期目的、成绩分布情况、创新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案等。由于选题分析部分前面单独写了,这里可以作为选题概况的形式写。

9.未参与答辩学生说明材料。对已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但未参与答辩的,和未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学院应给予文字材料说明。

10.质量支撑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应用情况)。能反映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相关材料,由学院整理成分年度一览表并附材料复印件报教务处,取近三年未上报的材料(已上报过教务处评分的质量支撑材料不报)。这些材料主要包括:全文或以此为主要内容公开发表的,被某个部门实际应用或采用的,成为某个科研或教学研究课题成果之一的,获省级以上奖励的,以及其他能体现质量的情况材料。

11.毕业设计(论文)及对应的过程管理手册。每专业两篇,上交复印件。一篇由学院自行提供;一篇抽查,按各专业学号顺序的排列为8的序号抽取。

毕业设计(论文)指答辩用的定稿,应完整,包含:封面,声明,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主要符号表*,后记或致谢*,封底。(打*为可选项)

过程管理手册含任务书、开题报告、过程进展情况记录、个人工作总结、形式审查表、指导教师评价表、评阅教师评价表、答辩评分及成绩评定表等活页内容,并按照此顺序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