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及做好2013年度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2-12-28 浏览次数: 165

 

各相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强我校视频公开课建设,现将申报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及做好2013年度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精品视频公开课作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

精品视频公开课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流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高校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高等学校通过开展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实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责任,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推进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造就一批名师名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精品视频公开课基本要求

1、课程的主讲教师需为我校正式聘用教师,并长期从事申报课程相关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鼓励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学术名家主讲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须严格遵守法律和学术规范,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善于与学生互动,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保证视频课堂的现场教学效果。

2、课程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质课程,注重突出我校特色和学科优势,易于被社会大众接受。课程建设重点为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及学术讲座,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类、科学技术类和社会热点类课程的建设。课程内容应从原课程中选取精华部分进行整合,须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选题适当,内容完整,分专题呈现,凝聚精华,引人入胜。

三、推荐时间及遴选程序

1、学院推荐:各学院遴选推荐1-2门课程(暂时不用拍摄视频,每门课程最好为5-6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于2013111前将《精品视频公开课申请表》(见附件2)一式5份及电子稿交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2、学校评选:学校对申报课程进行评选,确定若干门校级建设课程,择优推荐参加2013年度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的评选。

3、学校组织建设课程于2013年春季开学初进行课程教学录像样盘(每门课程不少于3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制作。

4、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入选项目制作:获得2013年度批准建设的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由学校组织主讲教师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拍摄和加工制作。课程必须在2013年上半年完成全部拍摄制作。为保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及展示与传输效果,课程制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媒体制作、传播标准和规范,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修订版)”(附件1)。

5、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专家按照导向性、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教师风采、制作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推荐制作完成的课程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课程上网向社会免费开放,接受社会评价。教育部对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给予精品视频公开课荣誉称号和经费补贴。

请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本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立项,积极动员,深入挖掘,要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精品视频公开课经验,认真扎实的组织好精品视频公开课申报、建设的各项工作。

 

 

附件1: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修订版)

附件2: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课程推荐表

 

                                                 教务处

20121226

20121226